+1
-1
收藏
+1
-1
点赞0
5月22日至23日,我校2025年职业教育“校园开放日”活动火热进行。作为我校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头戏”,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设置了10个观摩及体验项目,吸引了来自周边中小学校的500多名师生参与,大家在参观教学成果、观摩技能展示、深化职业体验中,近距离观察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充分感受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
“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船长,希望能驾驶船舶遨游世界!”来自南宁金陵中学的刘同学在航海专业实训基地兴奋地说道。前来参观的同学们首先来到航海文化展厅,大家通过参观展品、聆听讲解,深入了解广西航运发展史、平陆运河建设情况以及我国船舶发展史和郑和七下西洋的史诗壮举,深刻感悟我国深厚的航运文化底蕴和新时代航运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参观航海文化展厅
在船舶驾驶模拟器实训室中,甲类二副兼航海专业教师黄海冰老师和航海技术专业2024—1班的银梓呈同学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讲解船舶的基本构造和船舶驾驶的入门知识。甲类大副兼航海技术教研室主任韦国栋老师则带领由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扮演的“驾驶团队”,在模拟的大雾、雨雪、大浪等不同海况场景中,进行船舶进出港口、海上避让及大风浪时应急处理等操作。他们逼真的模拟表演仿佛一下子把同学们带入了真实的航行情景之中。
大家踊跃举手,争相走上模拟船舶驾驶台,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亲身体验船舵操作,切实当了一回“威风凛凛”的小航海家,向着蔚蓝大海扬帆起航,去感受大海无尽的魅力与浪漫。
“感觉脚底有点晃,有点晕船,但是真的有点酷酷的!”来自南宁市外国语学校的李同学在体验了模拟操作后,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验船舶模拟驾驶
同学们还来到轮机实训基地,观摩船舶主机备车、水手绳结的操作演示。对于航海人来讲,水手绳结不仅是“海上魔法”,更是“生存密码”。在船上,它能固定船帆、连接缆绳,保护航行安全;在平时的生活中,它还能“跨界”到户外救援、手工装饰。
许多同学被形似小蝴蝶的平结、“防脱小能手”八字结和船与岸的“安全锁”系缆结等形式多样的绳结吸引,大家亲自动动手、打个结,看绳头在指缝里“变魔术”,深深感受到航海人代代沉淀的智慧,以及藏在每道绳纹里的生活艺术。
水手绳结教学演示
在邮轮乘务专业展示区,穿着素雅传统服饰的杜恒老师和邮轮乘务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茶艺演示,备器、温具、置茶、冲泡、分汤,一整套步骤,一气呵成,如同茉莉花茶一般,散发着优雅的气息和淡雅的芬芳。
而在邮轮客舱实训室,一只只用毛巾折叠而成的小兔子、小鸡、小猫等小动物,令到场参观的小学生们睁大了惊奇的眼睛。身着职业套装的农超老师在讲解毛巾折叠项目的精巧构思与妙手生花,“一块平常无奇的小毛巾,可以通过奇妙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为邮轮乘客带来舒心的服务,也可以为我们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情趣。”
在高铁乘务、航空服务专业展示区,陆原、陆一萍两位老师带着专业学生进行咖啡和茶饮调制展示,香浓的咖啡和香甜的果茶配上新鲜的糕点,现场参观的同学们不由得纷纷发出赞叹声。制作饮品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充分彰显专业师生们“每一杯饮品都是专业与热爱的结晶”的匠心追求。
茶饮调制
在机器人模拟仿真实训基地,赵都成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机器人的发展简史,还通过演示机器人搬运货物操作技能,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的目光。在老师的指导下,来自南宁西乡塘区金陵中学的陈同学亲手编写了一道程序,机器人完成了货物搬运操作,近距离感受了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在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同学们认真聆听新能源汽车工作原理的讲解,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坐上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座,体验驾驭方向盘的乐趣。
职业教育不仅从技能学习角度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同时也在素质教育方面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在活动现场,还有应急救护、特色社团等多个特色展示及体验项目。
我校作为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配置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护设施设备,面向师生和社区居民广泛开展急救科普教育及培训,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在现场,具有专业急救师资的培训教师团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 除颤仪(AED)、海姆立克等基本急救技能的操作要点。
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包扎技巧
我校后续还将开展公益服务进社区、职教宣传下县乡等系列活动,力图通过“宣讲+体验”“技能+服务”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成果,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